重视规范化护理,更显人性与关怀 ——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进修心得(一)
作者: 吕恩瑜 来源: 精神八科 发布日期: 2023/08/18 16:41:52
在医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支持与安排下,我很荣幸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参加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学习。本次进修安排将到三个科室:成年精神科一区、二区及康复科,参加临床实践。我于2023年6月1日至7月2日,已完成成人精神科一区进修学习任务,转眼一个月已过去,现总结如下:
成人精神科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市惠爱医院、广州市脑科医院,广州市精神卫生中心)的重点特色专科,是首批精神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基础专科之一,有着中国历史最悠久(since 1898)精神科的传承。以成人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诊疗、疑难重症精神疾病的救治以及全病程综合精神心理康复为特色。包括成人1病区,成人2病区,江村2病区和江村8病区等。我所在的成人精神科一区,有63张病床,专门收治急性女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半开放病区。
首先,感谢成人精神科一区邓利章护士长、梁泳欣护士长、吴秋霞总带教老师以及全区的护士老师,对我的指导、教育及照顾,让我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并参与科室各项护理工作,从中不仅复习了精神科专科护理知识与操作技能,还学习了很多新的服务理念及康复治疗手段,可谓获益良多。
其次,在该区进修期间,能严格遵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进修护士管理制度》,按照《进修护士培训计划》订立学习目标,已按时完成,并通过考评。根据《进修护士培训清单》,完成清单内的所有培训内容。参与多次教学活动,包括:月度护理技能培训《暴力防范与脱身法》、每周一次的医护联合大查房、带教老师小讲课《保护性约束》和《MECT的护理》、院级应急演练《外出检查患者患者外逃应急演练》、《睡眠监测记录仪的使用》以及科部《成人精神科6月护理综合会议》等。出科前,组织患者开展集体健康教育一次,主题为《便秘的防与治》。
进修期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
(1)风险管理制度执行到位。
每位患者入院时,必须进行风险评估(护士在病例中建相应评估表),按评估结果,除了交班以外,还会在“患者一览表”用指定的字母(D暴力/冲动/毁物/伤人、S自杀/自伤、R外逃、F跌倒、C噎食、E色情、P藏药、A窒息、U压疮)表示,并且还要定期复评(入院3天,天天评,之后10天评一次,直到医生停医嘱)。医院有完善的各项风险处置应急预案,让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按章办事。另外,药车也有特殊标识(红色卡片:防假服药、黄色卡片:服氯氮平,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以提醒护士要特别关注患者的哪一方面情况。这种量化的、细致的风险管理,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非常值得学习与借鉴。
(2)康复治疗的多样性且执行力度强。
精神科的康复治疗种类越来越多,该区的康复治疗紧贴主流,项目多样,加上康复治疗配套相关的执行单据及记录,能做到“有迹可寻”,保护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康复护士每天尽心尽力组织患者参与治疗,工作量大,具有挑战性,但也能看到患者不再是只会躺在床上,而是生活相对规律,并在接受康复治疗后,配合度提高,大大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人的轮转,提高病床的使用率,成人精神一区6月份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9天。
(3)护士对护工、患者甚至家属的人文关怀无微不至。
该区共有7名护工,24小时全天候在病房,护士们与护工像搭档一样,分工合作,团结友爱,使我感动;对患者及陪护的家属,观察入微,及时处理他们的问题,沟通技巧运用恰当,护患关系良好,值得学习。
(4)老师们对学生的尊重及认真。
本人在组织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时,梁泳欣护士长、吴秋霞带教老师及钟丽超康复护士,从开展前、中、后,每个阶段均毫不吝啬的给予指导,在课堂上认真记录,细致聆听,课后反馈详细,关注到方方面面,使我从中学到“循证”的重要性,了解到自己授课过程中的优缺点。
(5)参与抢救,亲身体验贵区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强。
6月26日,本人参与一例咬舌自伤急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小抢救,目睹护士老师们反应迅速,处理得当,医生及护士在短时间里控制患者病情,及时转诊,使我震撼!也激发了我去反思,对相关应急护理措施的改进。
在成人精神科一区进修的一个月里,让我深深的感受到“重视规范化护理,更显人性与关怀”。7月份,我将到成人精神科二区(男性病区)进修,接下来,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院领导的期望,好好珍惜学习的机会!
编辑:党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