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广龙:充分认识,积极应对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 潘兰英 来源: 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09/10/10 00:00:00

 
    10月10日,市卫生局副局长谢广龙在市第三人民医院举行的2009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中强调,充分认识,积极应对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
 
    市卫生局副局长谢广龙说,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使用网络应有度,科学合理才健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已成为现代城市人生活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接触互联网络。由于青少年的心智尚未成熟,他们往往容易受到互联网上不良信息影响和过度使用互联网。据统计,我国互联网用户已突破1亿大关,其中18岁以下的网民约占16.4%。网络对青少年具有强烈的诱惑力,加上自我防护意识的缺乏,很容易沉缅其中,甚至患上“网络成瘾”。这些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不但会可能引起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导致走向犯罪道路。据北京公安部门统计,青少年犯罪中76%的人都是网络成瘾患者。因此,积极引导青少年健康使用互联网,认识互联网的利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社会上对“网络成瘾”的认识还相当有限,甚至还有一些错误的认识。有的简单地认为,每天上网的时间过长就是“网络成瘾”;有的把“网络成瘾”被纳入精神病的诊断范畴视若洪水猛兽;也有的认为“网络成瘾”只是孩子单方面的原因。所以,正确宣传“网络成瘾”的知识,正面宣传什么是合理使用互联网,引导如何健康使用互联网,预防过度使用,并对部分沉迷于互联网的青少年,提供家长共同参与的综合干预措施,对我们来说,任重而道远。面对精神、心理卫生新形势,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要积极应对。
 
    谢广龙副局长就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精神、心理卫生工作,提出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充分准备
 
    精神卫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青少年也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而且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最近颁布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中,不仅为临床医学增加了新病种,还明确了网络成瘾患者应该由设有精神科的医疗单位收治,为这些患者得到科学有效治疗提供了途径。面对新的挑战,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和方便的医疗服务。
 
    二、建立机制,综合治疗
 
    青少年的“网络成瘾”是一个新的话题,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这与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发育规律有关系,也与家庭、学校、社会的环境以及后天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青少年之所以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与青少年这一特殊阶段的发展特点分不开,可以说,网络使用的种种特点正好迎合了青少年时期的众多需要,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期望过于单一,把学习的好坏作为评判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建立一个家庭支持、学校教育和心理治疗三方联动的长效机制,是扭转青少年网瘾的关键,通过综合治疗的措施,相信可以让我们的孩子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摆脱出来。
 
    三、加强宣传,积极预防
 
    正确认识“网络成瘾”,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对预防“网络成瘾”具有积极的作用。孩子过度依赖网络,家长首先要反思,不能片面指责孩子的过错,要注意引导和监督,更重要的,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学校方面应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的情况,同时和家长配合,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发挥家校系统综合的教育作用。如果情况特别严重的,甚至伴有其他精神症状,如幻想、抑郁等,则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与精神专科医院联系,尽早接受治疗。
 
    市卫生局副局长谢广龙呼吁,让我们一起献出爱心,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注精神、心理卫生事业,为侨乡人民身心健康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文/图/编辑:办公室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