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医答 | 家有一枚小睡渣?快来看看指南怎么支招!
作者: 来源: 精神药学 发布日期: 2023/10/17 17:01:06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家长会抱怨,家里有个小睡渣,关灯后迟迟不入睡,半夜还要醒来好几次……就寝问题和夜醒是儿科常见的问题,国外报道在6岁以下儿童中的发生率为 20%~30%,而我国为 30%~40%。事实上,就寝问题和夜醒得不到及时干预会对儿童生长发育和家长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下面跟药师一同看看指南中对6岁以下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可以怎么做。
相关诊断标准
依据指南,6岁以下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属于失眠障碍的诊断范畴。相关睡眠问题及其日间功能受损(如过度困倦、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情绪问题等)每周出现≥3 次并持续≥3 个月为慢性失眠障碍,而短期或急性失眠障碍为持续<3 个月。一般而言,婴儿3~6月龄时睡眠才逐渐发育成熟,形成夜间连续睡眠,因此临床上仅对6月龄以上的儿童诊断就寝问题和夜醒,并首先应排除器质性疾病如睡眠呼吸障碍、胃食管反流以及疼痛等。
就寝问题主要评估指标是入睡潜伏期,即在合适的作息时间安排下,从家长准备安顿儿童睡觉(通常以关灯时间开始计算)到儿童真正入睡的时间,一般认为入睡时间大于20 min即为存在就寝问题。夜醒问题一般认为1 岁以上儿童每晚≥2次夜醒(每次醒来≥5 min),学龄前期儿童总夜醒时间>20 min具有临床意义。
指南支招
一、行为治疗对改善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有效吗?
行为治疗(包括标准消退法、积极就寝程序、定时提前唤醒、放松训练等)对改善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有效,推荐作为一线方案。但需要根据儿童睡眠问题特征、气质类型、家长意愿及可接受度等综合考虑,选择不同类型的行为治疗技术。建议行为治疗应由具备儿童睡眠医学背景知识的医护或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与家长共同商定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给予家长指导。
二、早期睡眠卫生习惯指导能否减少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发生?
早期(母亲孕期或婴儿 3 月龄内) 睡眠卫生习惯指导可以减少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的发生,推荐作为改善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的干预方法。
三、睡前抚触可以改善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吗?
睡前抚触可以改善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推荐作为儿童就寝程序的活动之一。
抚触是指用双手对儿童皮肤进行有次序、有技巧的接触来提供良性刺激的护理方法。抚触持续时间一般为15 min 。抚触可以由专业人员或家长进行,获得的效果相当。
四、使用安抚奶嘴是否能够改善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
证据未显示安抚奶嘴能改善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因此不推荐使用安抚奶嘴作为改善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的干预方法。
五、使用白噪声是否能改善儿童的就寝问题和夜醒?
白噪声可能可以缩短儿童的入睡潜伏期,减少夜醒。但需注意不恰当使用白噪声可能损伤儿童听力,不推荐没有就寝问题和夜醒的儿童使用白噪声装置;仅针对有睡眠问题儿童,推荐家长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装置,并尽可能远离儿童,音量调低,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在儿童入睡后应关闭。
六、分床睡能否降低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发生?
分床睡可能可以降低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发生,建议采用分床睡降低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发生。
七、辅食添加月龄提前是否可以减少婴幼儿就寝问题和夜醒的发生?
适当提前辅食添加的月龄可能可以减少婴幼儿夜醒,但可能增加就寝问题。不推荐把提前添加辅食作为改善婴幼儿就寝问题和夜醒的干预方法。
八、额外摄入营养补充剂可改善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吗?
铁剂补充可能可以改善部分铁缺乏导致的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在未明确营养素缺乏的情况下,不建议额外摄入营养补充剂作为改善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的干预方法。
九、增加日间身体活动水平是否能够改善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
证据未显示增加日间身体活动水平能改善儿童的就寝问题和夜醒,不建议把增加日间身体活动水平作为改善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的干预方法。
十、药物治疗(褪黑素及其他药物)是否可以改善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
根据美国儿科处方的调查报告显示,儿科医生选用药物治疗睡眠问题时,最多选择的是褪黑素、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α 受体激动剂(如可乐定)、水合氯醛等,但这些药物对 6岁以下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尚未明确,故不推荐药物作为改善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的一线方案或单独方案,建议仅在行为治疗等效果不佳或睡眠问题持久、严重时应用,且应当在临床药师指导下,按最低有效剂量、最短时间原则谨慎使用,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睡眠专业委员会儿童睡眠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等. 中国6岁以下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治疗指南(2023).中华儿科杂志,2023,61(05) : 388-397.
· 部分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