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医答 |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作者: 来源: 科教科 发布日期: 2023/09/22 16:07:02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本病开始发病于青少年阶段,以16—30岁为最多。
病因不明,其临床特点是病人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与现实脱节。一般没有意识和智能障碍。
精神分裂症有什么表现?
起病常潜隐,开始表现懒散,不修边幅。对各种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情感淡漠,对外界事物无动于衷,逐渐丧失了与亲人和外界的正常联系。
思维贫乏,联想松散,讲话内容杂乱无章,或令人费解。常有各种妄想,无端猜疑别人用各种方式害他(她),配偶对他(她)不忠实,周围的人和事都与他(她)有关联,对他(她)不利。
或怀疑自己想的事情别人都知道,被人控制。常有幻觉,以幻听多见,总以为周围的人在议论他(她)。有时由于妄想幻觉支配做出攻击性行为。
患精神病后应怎么办?
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如果是急性期,应该到相关机构进行就诊,经过治疗症状缓解后,遵医嘱,可回家进行后期康复,若患者在院外反复发作,则需要终身服药。
家属院外怎样照顾精神病人?
1、坚持系统的药物治疗。
一方面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掌握其发病的特点、复发的苗头、药物副反应。其次,督促病人遵照医嘱按时按量坚持服药,切勿随意减药停药,药物由家属妥善保管。同时,定期陪同病人到专科门诊复查,并做有关辅助检查。
2、做好患者日常生活安排。
为他们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督促他们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读书看报,下棋,打牌,做家务和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但不宜过于疲劳,也不要看情节过于悲伤或恐惧的电视电影等,病人的生活尽量让他们自己料理,家属应及时督促。少抽烟不喝酒,不饮咖啡或浓茶,保证患者有足够的睡眠,鼓励病人参加体力劳动,这样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整理:科教科
编辑:党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