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寄哀思:“一生的潮湿”的疗愈之路

作者: 侯皓添 来源: 江门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 发布日期: 2024/04/04 09:00:00

“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而是此生漫长的潮湿,我永远困在这潮湿中,在每一个波澜不惊的日子里,掀起狂风暴雨。”

——余华《第七天》


清明时节是人们缅怀先人、悼念逝者的重要时刻,每当此时,人们再次直面哀伤,有一部分人也会沉浸于失去至亲的失落体验,欲说还休,甚至会影响日常正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


哀伤与其疗愈

是每个人生命中

必然要面对的人生课题



一、什么是哀伤?

广义的哀伤是指因为任何的丧失而引发的哀伤情绪体验。

狭义的哀伤是指人在失去所爱或所依附的对象(主要指亲人)时所面临的境况,这境况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


二、哀伤情绪的具体表现与反应

1、行为方面:最容易发生的改变是失眠、食欲障碍、心不在焉、不愿参与公共活动,常常叹气,坐立不安;有的人常梦到失去的亲人,但又极力避免与人提起。有些人在亲人去世后常有旧地重游以重温旧事的欲望,也有人把亲人用过的东西都当作重要的物件珍藏起来。

2、生理方面:胃部空虚,胸部压迫,喉咙发紧,对声音敏感,以及呼吸急促、有窒息感、肌肉软弱无力、缺乏精力、口干等等。

3、心理方面:产生高度的情感失落,包括震惊、逃避、悲哀、愤怒(怨恨逝者弃己而去,或埋怨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过失)、愧疚、自责、焦虑、疲倦、无助感、孤独感、惊吓、苦苦思念。这些是正常的悲伤反应,然而当某一种感觉持续过久过强时,就有可能发展为异常的情绪状态。


三、度过哀伤,疗愈自我

1、接纳自我情绪,尊重个人感受

直面哀伤,有悲伤等各种复杂情绪感受是正常的,可接纳自身暂时有不同的复杂情绪,允许自己在哀伤中停留一会儿,不需要刻意压抑和回避;其次,与哀伤进行深层次的联结,去感受自身的感受;同时,无论我们自己的感受如何,都应该尊重他人的感受,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理解。

2、以多种形式表达与宣泄自身的情绪感受

清明节中情感表达具有双相性,一方面是比较高调的表达,如敲鼓、放炮等,不压抑,无内伤;另一方面是淡淡的表达,隐而不发,哀而不伤,具有“意会”性。情绪和感受,是需要被看见、被表达的,在通过具有仪式感的、带情感宣泄性质的充分表达后,人们能更有力量地重新面对生活。

3、与逝者保持适度的“持续性”联结

亲朋好友的离世会给我们一种联结突然断裂的感觉,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来修复它,去帮助自己保持适当的联结,探索在自己内心重新安置逝者的方式;哀悼、告别及祭祀等仪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还是一种心理上的暗示,帮助我们与逝者告别,也帮助生者重建自己的生活,通过缅怀先人,给生者以持续性、规律性联结的机会,保持着与丧失的重要部分进行联结,使哀伤转化为生生不息的力量,既是在祭奠过去,又是在接纳当下的自己。

4、完善社会支持系统,逐渐适应新的生活

清明节的扫墓祭祀,通常是整个家庭或家族的行为,通过与家族的血脉相连,感受着大家互相给予的爱与心理支持;同时,日常亦可完善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增强与当下现实的关系联结,当自身的情绪较为强烈难以承受时,及时寻求身边亲朋好友或专业人士等信任的人的陪伴与帮助,进行倾诉,获得支持等。周围环境的理解和支持是帮助自己走出哀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5、带着哀伤行动与成长,重构与追寻自我生命的意义

回归与珍惜当下,采取积极应对方式,适应当下“逝者已逝”的“陌生”世界,根据实际生活变化重新调整丧失后的生活节奏,将情感能量重新投注于当下现实令人愉快的人、事、活动等,重新分配原来逝者承担的那部分责任,也重新分配原先逝者所享有的那部分注意,尝试投入工作与生活,从而转移与丧失客体的联系,建立新的自我身份认知,想象未来自己的新身份、新生活及目标等,重新建构生命的意义。


在哀伤的漩涡中
我们学会了接受与释放
让悲伤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但非定义我们的全部
我们依旧可以
以爱和勇气为翼
飞越这片阴霾
迎接生命的新曙光


若察觉到自身长期处于哀伤反应,影响自身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且难以通过自身努力调整处理,亦或者在日常遇到困惑和情绪压力,均可到相关专科医院寻求专业医疗人员帮助,或拨打江门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750—3125678,寻求相关专业人员帮助。




编辑:党委办公室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