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天天乐,康复暖人心! ——记精神八科春节假期组织患者开展康复活动

作者: 吕恩瑜 来源: 精神八科 发布日期: 2024/03/05 09:31:58



炮竹声声响,正逢新春佳节!由于我科仍有不少患者需要住院治疗,为丰富其住院生活,促进精神康复,减轻消极和焦虑情绪,我科于2月9日(除夕)至17日(年初八),连续9天举办“春节天天乐,康复暖人心”康复活动,每天都坚持组织患者们,为他们开展各种有趣的工娱疗活动,让患者们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活动节目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活动内容包括:套圈、投篮、传球、吹乒乓球、猜拳折报纸等系列内容,充分展现了康复治疗及工娱治疗的趣味性、多样性。活动中,在我科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不仅让本科的患者踊跃参加,同时也也吸引了其他科室的患者积极参与,甚至其他科室的护士也前来也过来参加和互动,充分营造喜庆、欢乐、文明、祥和的浓厚节日氛围,增进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无疑是并促进了一次科室之间联动的好机会,更能促进患者之间的人际沟通技巧的提升!

本次系列活动,是关于住院患者康复模式的一次大胆探索。我们以“复元理念”为核心理念,让住院患者积极参与活动的设计,挖掘其自身优势,引导他们就地取材,巧妙地运用了科室内有限的资源,设计一些有趣小游戏及制定相关的游戏规则,并以自愿为原则参与本次活动,并在活动中学习与人交流,互相帮助,开动脑筋。活动结束后,医护人员也会及时介入,引导患者正确面对“胜负”,学会在起伏中成长,通过鼓励、肯定及搭建沟通互动的平台,让住院患者感受到尊重与希望。

知识延伸:

复元在精神康复领域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关于“复元”这一词语是由英文recovery 翻译而来,也有学者翻译成为“复原”。[1]

国内大陆地区鲜有将复元理念应用于精神康复领域的研究,仅广州地区尝试探索了复元模式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作用,其结果表明“复元模式”可改善康复期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康复者的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3]

所谓复元,是绝望后重新唤起希望;是突破否定,获得理解和接纳;是主动应对而不是被动调整;是不再首先把自己看做一个由精神疾病的人,而是重新找回自我;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旅程。 [2]

对复元理念的内容成分有多学者都进行过研究,美国药物滥用和精神健康服务管理局(SAMHSA)综合多位学者的研究结果,提出复元理念的基本内容有10项。[3]

①自主自决:强调精神疾病患者是自己生命的享有者和决策者,相信他们能够行使他们的选择权,决定自己的康复历程,同时能承担选择的结果。

②个体化服务:认为每位精神疾病患者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复元理念的开展应该以个体的特点为基础。

③赋权:精神疾病患者拥有权利,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康复服务,可以参与有关其康复的所有决定,可以和其他人一起生活,表达他们的愿望。

④整体性:复元理念强调整体,认为精神疾病只是个体生命中的一小部分,不是全部。复元不聚焦于消除症状或稳定病情,而是着重于个体全方面参与,注重覆盖生活的不同层面,强调个体作为整体的重要性及个体的各个部分相互依存。

⑤起伏中成长:个体的康复不是一步一步逐渐上升的过程,而是有起伏的。在这个过程中,精神疾病患者可能遭遇挫折或病情复发,但这些困难都是个体成长所必需的。[3]

⑥重视个体优势:强调建立和发展个人的资源、个人内在所具有的多种优势和能力;通过建立优势,重拾自信,使个体能够以新角色重新参与生活。

⑦同伴支持:精神疾病患者相互之间不但可以分享自己的康复经验和生活技能,同伴的成功经验更可成为榜样,同伴支持鼓励精神疾病患者之间互相效仿互相学习并勇于做出尝试。

⑧尊重:尊重每一位精神疾病患者的价值,尊重每一位精神疾病患者的独特性,不因其患有精神疾病而歧视。

⑨个人责任感:精神疾病患者有照顾自己、参与自己精神康复的责任,他们需要在康复过程中体验和明晰自己,并将复元理念中学到的经验赋予意义。

⑩希望:复元理念提供美好的愿景,相信精神疾病患者可以跨越困难和障碍。希望是复元的推动力,可以帮助启动整个复元过程,并使其延续。[3]

参考资料:

[1]马焕英. 以复元理念为导向的精神康复社会工作应用探究[D].广州大学,2017.

[2]姚贵忠 主编《重性精神疾病个案管理》,第三章 优势个案管理模式:p53-55.

[3]周勇,张伟波,朱益等.复元理念在精神康复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康复,2014,29(05):384-388.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