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教授讲解巴林特雕塑

巴林特小组体验

学员和德国弗莱堡大学Kurt Fritzsche教授合影

学员和广东省巴林特联盟主席谢永标主任合影
2016年6月2-4日,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医患沟通与医务人员自我成长(巴林特小组)培训班,在广州成功举办。由国内外数名知名专家授课,学员来自国内十多个省份的三百余人参加了培训。我院派心理科心理治疗师乔胜宇,陈捷峰,精神六科主治医师邓育共三人参加了此次的培训班。
巴林特小组工作聚焦临床职业化医患关系,集中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是欧美医学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必修课程,是国外广为应用的一个重要的全科医生培训方法。由5-15名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医生组成一个小组,由一位医生提供在工作中感觉陷入困境的案例,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和“雕塑”的形式,探索在特定的时间里病人和医疗队伍师之间的事情,探索在这个事情中起作用的因素,探索临床案例所展示的谜团。在巴林特小组里,焦点在于如何增进医生与病人链接和爱病人的能力,从解决问题的压力下解脱出来,全程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互动的动力是作为聚焦点的。通过小心的框架设置,团体提供一个安全的容器(巴林特中称为“金鱼缸”),让参与者从对案例的反思中获益。在当今医患关系形势下,临床各科医生有必要提高了解患病之“人”的意识,加强医患联盟,强化沟通能力。团体理解个案,通过团体的工作,为呈报个案的医师的困境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巴林特小组工作有助于加强医生对医患关系的关注,使得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特点,也有助于医生处理自身的情绪和发展人格,提高医生的沟通和工作能力并缓解职业压力。今后,我院也将陆续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使之成为医院文化的一部分。
文/图:心理科
编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