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6月3-5日,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医患沟通与医务人员自我成长(巴林特小组)培训班,在广州成功举办。我院派心理科心理治疗师乔胜宇参加了此次的培训班。
巴林特小组是一种聚焦于医患关系的病例讨论形式,这种形式使临床各科医生更好地了解患病之“人”,同时有助于加强医患联盟,提高医生的沟通技巧以及避免医生职业耗竭。数十年来日益发展并受到广发认可,已经成为欧美医学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必修课程。巴林特小组集中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是建立职业化医患关系的一门技术。
来自澳大利亚的Lenoie Sullivan教授和Laurie Lovell Simons教授通过金鱼缸模式展示了巴林特小组活动的魅力,众多同道在小组中感受了一段难忘、动人的医患关系。在独特的教学模式中,大家明白到诊疗关系中,我们不单要了解症状更要了解患病的“人”。通过一段关系看到后面的庞大系统是如何运作,甚至是如何制造出疾病,从而更好地去理解患者及其家属,进而提升自我。为期3天的培训中,除了大课教学,现场示范交流互动外,大会还将前来参会的二百多名医务人员分成14组,由经过培训的组长进行带组体验。来自德国费莱堡Albert Ludwigs大学医院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科教授Kurt Fritzsche带领外籍专家亲自督导,分享体验。
广东省巴林特联盟主席、广东省精研所的谢永标主任也在活动结束时分享感受。
文/图:心理科
编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