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随笔
作者: 朱艳仪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见习生 发布日期: 2017/09/09 11:42:35
2017年08月04日,我们一群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大学生来到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参加为期一月的见习。兴奋忐忑之余,我们很快各自被分配到不同的带教医生手下,紧接着便参加了有关心理测量的培训,参与到了科室的日常工作中。
我们要快节奏地进入到科室日常工作,然而我却在身份的转变中产生了犹豫与自我怀疑的情绪。我真的可以做到吗?虽然课堂上已经对心理测量有所学习和模拟,又经过了培训,但我仍然担心由于自己的操作不当而影响病人的测量结果与最终诊断。
不要怕,大胆做
陈宝嫦护士:“不要怕,大胆做。”
我:“可是我真的很怕做错。”
陈宝嫦护士:“不用怕,病人来到这里就是来寻求帮助的,你在这里就是医生,要相信自己。而且,下诊断的医生也会有所判断的。”
陈护士虽不是我的带教老师,但是她对我说的这两句话却让我有了勇气去完成了角色的转变。同时,我也感觉到了,我们是一个团队,如果我犯错误确实会对团队造成影响,但是我们的团队也会帮我一起承担我可能犯错误的风险以及我犯错误后的结果。
治疗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我:“乔医生,作为一个心理治疗师,要怎么完成自我成长呢?”
乔医生:“其实我们在给来访者治疗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这是我询问我的带教乔医生心理治疗师如何自我成长时,他给我的回答。我刚听到这句话时似懂非懂,直到我跟着乔医生参与到治疗当中时,我开始有点明白乔医生的意思。
我在一旁听着来访者和乔医生的对话,乔医生每天会面对不同的来访者,听他们说着不同的烦恼、困惑。看着乔医生四两拨千斤地给来访者做着治疗,初出茅庐的我在一旁听着,一边揣摩医生的咨询方式方法,一边又无奈地感慨到,人生实苦。
看着治疗的进行,我最大的感触是: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我们因害怕、恐惧而选择逃避的时候,我们确实在短时间内不需要再面对问题、不需要再面对害怕与恐惧。但逃避不能解决问题,逃避没有办法帮助我们避开问题,时间会逼迫我们去面对问题、去做出改变。,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依然选择逃避,身体就会用它的方式让我们不舒服,告诉我们,要长大了,要去面对了。
治疗的过程总会给我很多的启发与思考,获益匪浅。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来访者:“江门三院的医生很好啊,有医德,还有那些护士啊,会扶着病人慢慢走,很有耐心啊。”
乔医生:“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在做治疗的过程中,我时不时就能听到来访者称赞我们医院,我在一旁听着,心里总会暗暗开心,会有一点小骄傲。但这个时候,乔医生总会接着来访者的话淡淡地说到:“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我也曾问过乔医生,为什么有时候仅仅一个初诊,我们细细地要问这么多的问题,问诊时间的长度远超出我的想象。乔医生说,因为我们要下准确的诊断,我们要让病人感到安心
是的,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他们来到这里寻求我们的帮助,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希望,让他们选择相信我们。
把正能量传递出去
许主任:“我们要把正能量传递出去,社会需要这种正能量。”
这是在一次晨会上,大家在正在讨论心理科刚完成的有关自闭症儿童两天一夜的夏令营活动。为了这个活动,科室里面筹备了很久,筹备过程很曲折,不过结局是美好的。在这个活动中,有许多的感动工作人员的时刻,有许多让人感到正能量的时刻。在晨会上,许主任说,我们需要把活动中的正能量传递出去。
许主任不止一次在晨会上说到,我们要传递正能量。这让我惊讶,我曾以为医院有太多的苦难,医生见惯了无奈;医院是苦难的载体,医生是见惯不怪的绝缘体。然而恰恰是在医院,在看过很多无奈与痛苦的医生说着,我们要把正能量传递出去;说着,我们要给来访者希望。
后记
一个月的时间很短,我在这所能学到的知识虽有限,但非常感谢江门三院心理科所有医生给予我的知识与感悟。路漫漫其修远兮,愿我可以带着一颗谦卑之心,在专业道路上上下求索、砥砺前行。
文:心理科
编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