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自杀,我们和江门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接线员聊了聊

作者: 来源: 南方+ 发布日期: 2023/09/22 17:26:09



今年9月10日第21个世界预防自杀日。每一次自杀都是毁灭性的,并对周围人产生深远影响。当身体发出求救信号时我们该怎么做?如何帮助向我们释放求助信息的亲朋好友呢?我们和江门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的接线员杨家英聊了聊。


               △江门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的接线员杨家英。南方+ 郑琦/摄

江门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750—3125678)自2019年11月5日开通至2023年9月5日,总访问数为30298通,共受理19553通,接通率为64%。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即将/刚刚/正在实施自杀计划或是两周内实施过自杀计划的人被列为高危人群,截至数据统计时,热线共接到高危人群来电共197通。


                 △截至数据统计时,热线共接到高危人群来电共197通。南方+ 郑琦/摄

今年3月的一个深夜,正在值班的杨家英接到一位名叫小李(化名)的大学生的求助电话。当时,小李称自己正在天台上,想要跳下去。“我马上向小李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引导小李先离开危险的地方,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坐下来,再继续探讨问题。”经过一番了解,杨家英知道小李是因为在生活中遇到很多不公平的事情,自己无法抗争、无法改变而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耐心倾听了小李的故事后,杨家英引导小李寻找生存的理由。“小李其实是一个很有力量的人,自救意识也很强,对家庭也很有责任感,我给予了小李正向的肯定。”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干预,小李最终打消了轻生的念头,最后杨家英与小李约定了24小时的随访,并且让其承诺,在随访之前,不做伤害自己的事情。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拨打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的总体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以情绪问题与子女教育问题为主。来电增多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当下各行各业的内卷,人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随之出现了相应的心理问题,因此需求增多。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宣传方式的多样化,提高了心理援助热线的知晓率,同时,心理健康知识的不断普及也降低了人们的“病耻感”,提高了人们的求助意愿。


                △近年来拨打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的总体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近年来,18岁及以下青少年群体的求助电话数量逐年增加。2021年5月31日,江门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与江门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联合开通了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期间共受理了2364通来电。近期,随着开学季的到来,热线增设了一条开学专线,为广大的学生家长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专家支招】多方协作学习自救助人

如何察觉到身边人的心理状况不太对劲?

(1) 日常生活方面:睡眠质量变差(难入睡、常做噩梦、半夜易醒、早醒等);胃口变差或者暴饮暴食,那么这相对应地也会引起一个人体重的变化,可以看看对方是否变轻了或者变重了。

(2) 情绪方面:观察他人是否持续地、长时间地处于一个负面情绪的状态,比如长时间地情绪低落、不开心;长时间地紧张焦虑等。

(3) 人格方面:当一个人的人格突然发生明显变化的时候,可能就需要留意一下了。比如当一个平时很活泼开朗的人,突然变得很沉默寡言。

(4) 学习/工作方面: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下降、效率变差等。

(5) 行为方面:出现攻击他人或者伤害自己等行为。

(6) 躯体化方面:出现一些躯体化症状,如呼吸困难、心悸、胸闷、肌肉酸痛、乏力等。

(7) 社交方面:影响正常的社会交往,可能会出现更多地人际冲突或者回避社交。

身边有人想自杀,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他脱离绝境?

(1) 确保对方的生命安全:了解对方的一个自杀计划、当前生命情况以及所处环境,引导对方创造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比如对方目前打算跳楼,已经在天台了,此时你可以向他表达你的担心,并鼓励、引导他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坐下来,然后再慢慢聊。

(2) 积极关注与倾听:积极地与对方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对方自杀的原因,耐心地倾听与陪伴,做到不评判、不说教,让对方知道你愿意接纳、帮助他。

(3) 挖掘生存理由,寻找内外资源:尽可能地将聊天的内容往积极的方面推进,了解其想要活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并引导他去看到自己当下所拥有的社会支持因素有哪些,以增强他活下来的信念。

(4) 必要时立即寻求专业帮助:当你认为对方立即有危险,不要将其单独留下,尽可能地陪伴他在身边,同时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帮助。

(5) 鼓励其寻求专业帮助:鼓励对方及时向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医生等寻求帮助,并主动陪同其前往进行评估与治疗。

(6) 后续关注跟进:保持联络,关注了解对方的情况。

如果“我”产生了轻生念头,该如何自救?

(1) 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尽可能让自己待在一个安全的环境,远离危险的地方(如高楼、桥边、湖边等等)与物品(如农药、利器等等)。

(2) 寻求社会支持:联系身边信任的人(如亲人、朋友等),向他们寻求帮助,并向他们宣泄你的情绪、感受等。

(3) 拨打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可以通过拨打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750—3125678)进行倾诉,共同探讨渡过当下危机的办法。

(4) 寻求专业帮助:必要时,及时前往当地专业机构、专科医院进行评估与治疗。

(5) 重在预防,保持自我觉察,及时宣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有意识地关注自身的情绪,可以对自己当下的情绪打个分,0-10分,0分代表情绪很好,10分代表情绪很糟糕,通过打分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情绪情况,当情绪超过了一个“及格分”的时候,则及时地采取一些措施,宣泄我们的情绪。

来源:南方+(采写、摄影/郑琦 通讯员/朱嘉茵)

编辑:党委办公室 


相关附件: